上班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0|回复: 0

如何客观地评价《金瓶梅》

[复制链接]

76

主题

122

帖子

9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91
发表于 2022-1-6 22: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定基调:这是本非常好的小说。            
            
            口语对白之活泼灵动,不只是中国,放世界文学史上都是顶尖。            
            
            在“时代风俗画”方面,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小说——对当时风土人情的还原描绘,就《红楼梦》都未必胜过。            
            
            叙述精炼明快,语言干净老辣,仅是叙述,只有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堪可比肩。如果要挑剔士大夫文学性,那里面出现过的曲儿,可媲美《红楼梦》里的诗。            
            
            此小说最妙的两个:            
            
            一是没有脸谱化,没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大家都是俗世男女。这种不带是非、刻意减少评判的劲儿,有福楼拜意味。在中国小说史上,也就是《红楼梦》做到人物性格如此多面、饱满而不戏曲程式脸谱化。            
            
            二是大悲悯心,繁华与落寂之间的大落差,以及对每个小人物命运的关怀,都非常动人——同样是唯有《红楼梦》、《水浒传》可以媲美的。            
            
            跟《红楼梦》一比,会更有趣些。《红楼梦》更像《牡丹亭》,而《金瓶梅》更像元杂剧。前者是兼工带写的长卷,后者是工笔 界画式的描摹。            
            
            《红楼梦》醇浓虚渺,如烟雨写意,莫可名状,但也有些坏处:这是部太有诗意、意在言外的小说,难译,难理会,尤其对非中文读者来说。            
            
            
            《金瓶梅》却是部更接地气、更一目了然的叙事作品。实际上,在”事无巨细的市井日常风俗画“方面,《金瓶梅》可能是中国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它更看得见摸得着,它更接近《人间喜剧》那种”全景式小说“的意味。            
            
            看《红楼》看完前八十回再看后四十回,味同嚼蜡,《金瓶梅》自从西门庆死后其实也一泻千里,看得人沮丧,但是比起《红楼》后四十回,失望要少得多,这个叫兰陵笑笑生的作者本来就没有曹雪芹的工整精致较真,哪怕发力最猛的时候,《金瓶梅》也有作者心血来潮随便写的手笔,比如李瓶儿出殡,他写到兴起能写那么长跟主线关系不那么大的东西。            
            
            《金瓶梅》这本书,很多人说它坏,无非是色情描写与人性丑陋,说它好的也大有人在,很多从技术性上分析也非常强大,我个人以为它的好在于,作者有一种对人世的强烈好奇,他不是为了文学创造而写书,他就是对他生存过的这个真实世界觉得非常有趣,故作一番记录,而,碰巧他又是个天才,于是就有了这样独树一帜的《金瓶梅》。            
            《金瓶梅》的作者一直无法考证,只留下“兰陵笑笑生”这个笔名飘然世上,兰陵是地名,笑笑生,仅仅这三个字,就不太可能是后人猜想的王世贞要报复严家故而做书,他似乎没这么严肃。            
            
            “好玩”是《金瓶梅》的腔调,从改编《水浒》就看得出来。            
            
            《水浒》里光芒万丈的武松到了《金》里还哪有什么英雄气,杀个潘金莲还要勾引人家这种下三滥手段,老实巴交的武大郎到了《金》里也挺下作,而这一切的原因是《水浒》的这些塑造不符合作者的亲身观察,大概他接触的生活里,英雄的另一面有可能是“狗熊”,而看似老实凄惨的人必有其可恨之处。他观察人世观察得细,又非常擅长于描绘。            
            
            
            
            《水浒》里西门庆初见潘金莲的场景:            
            
            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那人立住了脚,意思要发作;回过脸来看时,却是一个妖娆的妇人,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直钻过"爪哇国"去了,变坐笑吟吟的脸儿。            
            
            而到了《金瓶梅》里这一幕就变成了:            
            
            
            这人被叉竿打在头上,便立住了脚,待要发作时,回过脸来看,却不想是个美貌妖娆的妇人,但见他黑赛鸦的鬓儿,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更有一件紧揪揪、白鲜鲜、黑漆漆,正不知是甚么东西。            
            
            这两段的最大对比是《水浒》的描写就是套路,一个妖娆妇人,任凭谁看都是,而到了《金瓶梅》,潘金莲的容貌描绘,是通过西门庆的眼睛来看的,看到的都是“脚”“胸”“腿”以及那个什么,但是这就是男人在看到猎物时候的注意力所在,哪怕现在,男人充满情欲看女人,看到的也就这些东西,若隐若现的春光,长腿细腰大胸等,而不可能是别的。            
            
            与其说,这是文学技巧,不如说是作者很懂男性怎么看猎物的心理。            
            
            写到这里,很多人又说了,这个作者就是个变态才这么写,纯色情眼光,整本书都是,非也。孙述宇先生就说过一句话,我们看《金瓶梅》,不会怕西门庆这个人,但是看《水浒》,我们倒有点会怕他。            
            
            《水浒》里的西门庆事实上写得很套路,就是凶横奸夫,但是《金瓶梅》里,西门庆的所作所为常常让我们联想到自己,如果有此联想,那么这本书就绝对不是什么所谓的“变态和纯色情读物了”。            
            
            我之前举个一个例子,吴月娘跟西门庆说给官哥儿订了一门亲,结果西门庆还嫌弃对方不是正室所生,结果潘金莲插嘴说,哟,说得好像官哥儿是正室生的一样。(官哥儿是李瓶儿生的,也是小妾生的)。然后西门庆恼羞成怒抓过潘金莲就开始揍!多嘴找打,谁让你插嘴了?这儿有你的事吗?要你说话了吗?            
            
            换个场景类比,我们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一个姑娘,自己挣那么几千块一个月长得也就那样,但是相亲回来非常嫌弃对方,说对方家庭条件不好工资低人太矮,还对媒人各种不满,这种类型的你也介绍给我!这时候他父母跟她说,你自己也就这样啊,挑什么呢?这姑娘是不是常见的一蹦三尺高,我说了让你给我找吗?我稀罕吗?            
            
            西门庆常年泡妓院,有一回在妓院争风吃醋受了气,踏月回家听到老婆吴月娘在为他祈祷,一时感动坏了,发自内心的想,与其流连外面花草,往后不如回家伴妻眠,当天晚上,跟吴月娘缠绵恩爱的不得了。好了,过几天又恢复原状了,出去勾三搭四了。            
            
            这种体会,我想常人都少不了,这次考试没考好,受了打击,发誓好好看书,坚持三五天后,又去玩游戏了。甚至怀疑得了什么大病,发誓一万遍要爱自己,结果虚惊一场,没多少日子,又继续该熬夜熬夜,该混吃混喝继续混吃混喝了。            
            
            西门庆常在床笫之间问,你老公厉害还是我厉害?            
            
            这些,男人们应该很懂的。            
            
            西门庆身上的这些缺点,虚荣心,侥幸心,以及缺少自制,我们都可以随便对号入座,很多人想不接受都难,但是他们会提出来,假如我是西门庆,我不会那么淫乱。            
            
            假如你是个像西门庆这么有钱有权势的男人,而且很让女人喜欢,床技也属于高级水平,有得你挑,但凡你愿意,你真的不会做成他那样?有时候,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而且无须信誓旦旦保证,没到那个场景的保证都不可当真,人的情感变化是跟着处境变化而变化的。            
            
            《焚香记》里烟花妓女救了落难书生,恩爱三两年,他从没嫌弃她是妓女,等他高中状元,立刻嫌弃,而且回忆起她当年为了他在鸨儿面前鞭子挨都满面羞惭,他连过去的自己都嫌弃,哪里还不嫌弃那个妓女?            
            
            《金瓶梅》是一本讽刺小说,而且是非常高级的讽刺小说,能让人笑出声的同时内心充满了自省和恐惧,比如我站在他的位置上,我能比他做得哪怕好一点吗?            
            
            讽刺小说有两种,一种充满了优越感,比如钱钟书《围城》,看里面描写苏小姐,我敢说苏小姐的装模作样,一般人都不会想到自己身上去,因为太夸张,太失真了,这种讽刺停留在“一笑而过”以及感慨“钱钟书真是缺德”,仅此而已,格调不高。还有一种便是《金瓶梅》这种,看到人物的软弱虚荣的同时,联想到自己一身冷汗,但是前者更多人爱看,面对真实的自己,是件很艰难的事,而单纯嘲笑别人,就来得容易得多。            
            
            很多人不爱《金瓶梅》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以及人真实的来处与去处。            
            
            西门庆盛年夭亡后,旁人如何待他,他活着富贵的时候巴结他的朋友伙计女人都散了,也再没人提起他了,书里描写西门家伙计韩道国知道西门庆死讯的场景,如此轻描淡写,却令人发指。            
            
            这韩道国正在船头站立,忽见街坊严四郎,从上流坐船而来,往临清接官去。看见韩道国,举手说:“韩西桥,你家老爹从正月间没了。”说毕,船行得快,就过去了。            
            
            说话间,船行得快,就过去了,这不就像人的一生嘛,就那一下子,哪怕你万丈荣华,才高八斗,哗的一声,就过去了,转眼的事,一切烟消云散,世上再也没有人说起当年的旧事。            
            
            这是多么恐怖的事啊。死亡是人的极致恐惧,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说不愿意想的,但是看《金瓶梅》规避不了。            
            
            《金瓶梅》中事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几乎可以说是古代小说中跟我们普通人最亲近的一本书,像《红楼梦》这种,它的确写得好,但是那些人,就不是我们身边轻易能见到的,跟阶层有关,跟高度理想化了也有关。            
            
            写着写着,我想起了个笑话。            
            
            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我小姨把我叫到她做生意的店里玩,说我看你平常开沙龙讲《红楼梦》也讲《金瓶梅》,你讲给我听看看,看我听得懂不?            
            
            这时候她店里来了个熟人,那女的就过来聊天,一进门就说她女儿嫁得多好啊,女婿多有本事啊,南京都买了几套房啊,讲个不断,听得人都恍惚了,这时候都快晚上十二点了,小姨只想收档口关门了,这女的还不走,最后又磨了好久,才起身,呐呐的说,那个谁,我手头有点紧啊,你看能不能先借一千块钱我过年,过完正月,我就还你!            
            
            后来我跟小姨说,这就是一出活生生的《金瓶梅》啊~            
            
            换到《金瓶梅》的场景里去,就是下面这一段了....            
            
            那韩道国坐在凳上,把脸儿扬着,手中摇着扇儿,说道:“学生不才,仗赖列位余光,与我恩主西门大官人做伙计,三七分钱。掌巨万之财,督数处之铺,甚蒙敬重,比他人不同。”白汝晃道:“闻老兄在他门下只做线铺生意。”韩道国笑道:“二兄不知,线铺生意只是名目而已。他府上大小买卖,出入资本,那些儿不是学生算帐!言听计从,祸福共知,通没我一时儿也成不得。大官人每日衙门中来家摆饭,常请去陪侍,没我便吃不下饭去。俺两个在他小书房里,闲中吃果子说话儿,常坐半夜他方进后边去。昨日他家大夫人生日,房下坐轿子行人情,他夫人留饮至二更方回。彼此通家,再无忌惮。不可对兄说,就是背地他房中话儿,也常和学生计较。学生先一个行止端庄,立心不苟,与财主兴利除害,拯溺救焚。凡百财上分明,取之有道。就是傅自新也怕我几分。不是我自己夸奖,大官人正喜我这一件儿。”刚说在热闹处,忽见一人慌慌张张走向前叫道:“韩大哥,你还在这里说什么,教我铺子里寻你不着。”拉到僻静处告他说:“你家中如此这般,大嫂和二哥被街坊众人撮弄了,拴到铺里,明早要解县见官去。你还不早寻人情理会此事?”            
            
            韩道国正在店里吹嘘自己多厉害,西门庆多看重自己,混得有多牛逼,自己什么行为端正,立心不苟什么什么,结果有人跑进来通知他,哎呀,你还在这吹牛呢,你老婆和弟弟通奸被抓住了,正在游街.....            
            
            翻到哪儿是哪儿,但是每次都被作者逗笑。作者的性格在文本里体现一点都不奇怪,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每次结尾处的吐槽,比如曹雪芹借贾母之口挖苦才子佳人淫奔,而《金瓶梅》的作者就是一种恶作剧一样的搞笑。            
                    好像大家一提《金瓶梅》就只知道是黄书,不去想它其他方面。         
          然而《金瓶梅》全方位地展现了当时的市井世情,这是晚明(而不是北宋)社会的情况。         
          情色描写只是捎带着的,作为一部近百万字的作品,《金瓶梅》只删了一两万字就变成了“洁本”。可见在此书中情色部分篇幅不大。         
                      《金瓶梅》除了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以外,更是一部生动的史料集。借宋之名,无论是《水浒传》还是《金瓶梅》,其实都是反映了明朝状况的。有时候,想知道明朝物价、百姓妆扮、市井百态、车船出行的情况,是能够去这两部小说里找到一手资料的。尤其是《金瓶梅》,几乎是一部晚明社会生活的纸化石。            
            你说《金瓶梅》是黄书,没错,书中存在许多情色描写。这也是晚明风气的一种体现。晚明市风奢靡且开放,而且性行为也是生活的一部份,写下来很正常。而且也不是满篇全是性行为,哪怕将这些情节删了,整个故事也是很完整的。            
            总体来说,《金瓶梅》的文学水平和史学价值都相当高,是一部名著级的作品,并不比四大逊色。         

                      《金瓶梅》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一个少妇在非法制社会中为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行为和变化,作者用客观而冷静的笔锋鲜明地勾勒出两个对立面:一个本应得到更好而确实有能力追求更好的少女,是恪守传统道德平淡无奇地了解残生,还是挣脱束缚追求更好?后来她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因为王婆出现了。这个王婆对于潘金莲来说,就像是引诱亚当夏娃吞下禁果的毒蛇,于是潘金莲挣脱了道德枷锁,选择了和比枕边人武大郎好百倍的西门庆夜夜笙歌。故事的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写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武松,武松在本书中,武松不再是那个梁山步兵战无敌的英雄,而是一个强大得无法挑战的危险存在——就如寂静岭2中的三角头屠夫一样,也就如封建旧社会的道德一样,是无法挑战的强大暴力。洗去那些让人面红心跳的情欲描写之后,金瓶梅只剩下了三种人:像潘金莲那样的无数因反抗际遇想要追求更好命运却死在道德面前的人,无数被道德枷锁禁锢终生默默老死的人,还有各种围观看戏推波助澜的人。思及至此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也许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东吴弄珠客说过这么段话,很好:            
            余尝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金瓶梅》里,对每个人都平平道来,不在言辞中加褒贬,只让命运做选择。西门庆得意时如何欢笑淫乐,最后如何人死茶凉。潘金莲如何机关算尽,最后这么死法。李瓶儿如何小心翼翼,最后连孩子带自己都没了。宋蕙莲得势时如何猖狂,末了如何就这么没了。            
            从头看到尾的人,都会心生凄凉。仿佛《红楼梦》里看风月宝鉴,先是红颜,然后是白骨。            
            小一点说,是谈论因果报应,纵欲亡身。            
            大一点说,是谈论色身无常。            
            
            中国文学里,是有这种精神的:            
            《红楼梦》所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桃花扇》所谓: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都是这种繁华落尽,无晴无雨的意思。            
            
            反过来说,作者心结不显,是《金瓶梅》至高妙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hangbanzu.xyz

GMT+8, 2025-5-9 00:41 , Processed in 0.0957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