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4|回复: 0

Ruby Sparks

[复制链接]

562

主题

720

帖子

23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88
发表于 2021-8-26 23: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uby Sparks

v2-cbd042fde3a901a4e36b003a27f90e4a_720w.jpg
Prologue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鲁比·斯帕克斯。二十六岁。在俄亥俄州代顿市长大。”
罗森塔尔医生:“为什么选代顿?”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听起来很浪漫。鲁比的初恋是亨弗莱·鲍嘉和约翰·列侬。发现两人早已离世那天,她痛哭不已。鲁比因和美术老师睡觉而退学……或许是她的西班牙语老师。我还没定。鲁比不会开车。她也没用电脑。她讨厌自己的中名蒂法尼。她总会支持弱势的一方。她是个复杂的人。我最喜欢她这点。鲁比不太会过日子,有时候会忘记看账单或兑现支票……她上个男友四十九岁,再之前的男友是个酒鬼。她感觉生活就要发生变化了。她也在寻找。”
罗森塔尔医生:“找什么?”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新的东西。”

v2-56d3235ba6f02d9dcc3f45bd8bd37cfd_720w.jpg
如果一觉醒来,你在梦中幻想出来的情人出现在眼前,你会怎样做?如果只需在打字机上敲下几句话,就可以改变她的人格,你又会怎样做?如果她不再爱你,你会放她走,还是强行将她留在自己身边?
《恋恋书中人》(Ruby Sparks)讲的,就是一个皮格马利翁的故事。
天才作家卡尔文·韦尔-菲尔茨十九岁便已成名,处女作一举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然而自此之后再无长篇面世,个人生活也一团糟,与前女友分手后,迄今仍旧单身。陷入写作障碍的他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养了一条狗,打算不以出版为目标记下与狗相关的事情,以便恢复创作状态。未成想最终写下的,却是自己梦中情人的故事。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梦中诞生的姑娘,竟然在一觉醒来后,出现在自己家中。
然而这个看似美梦成真的故事,此刻才刚刚开始。

The 100% Girl

鲁比·斯帕克斯:“你的狗叫什么名字?”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呃,斯科特。这个名字来自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鲁比·斯帕克斯:“有点不敬吧?”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怎么?”
鲁比·斯帕克斯:“以他来给你的狗起名?有点不敬。你想想吧。你是个小说家。你又觉得这家伙是最棒的小说家。于是给自己的狗起相同的名字,想灭灭他的威风。这么一来,你就能拿条绳子拴着他……他在屋里随地尿尿的时候,还能喊‘坏斯科特’,充分体验到优越感。杀死你的偶像,这点我支持你。”

v2-8047c592b0b4ae914f545e4171eef3cf_720w.jpg
鲁比是卡尔文脑海中的完美姑娘,契合他对女性的全部想象。她的人生或许并不完美,但这刚好吸引了年少成名、一路顺遂的卡尔文。不仅如此,或许因为鲁比本就是卡尔文的思维结晶,她总能敏锐捕捉到卡尔文的深层意识,从狗狗的名字,到他与母亲男友之间的关系,再到他对于身边众人的消极抵抗,所有后者潜意识中作出的行为和决定,鲁比或是能够清晰指出,或是能够迅速感知,并作出主动应对。从这层看来,鲁比刚好呈现出卡尔文被自身天分压抑许久的敏锐情感,这也是她能够吸引卡尔文的根本原因。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我拥有你,不再需要任何别人了。”
鲁比·斯帕克斯:“这份压力太大了。”

v2-c65190928c479ec8164234c6da8be573_720w.jpg
但在两人的蜜月期过后,这份敏锐开始撕破卡尔文的“天才”面具。与不善交际的卡尔文相反,好奇心高涨、情感丰富的鲁比在现实生活中如鱼得水,两人的感情也随之开始出现裂痕。没有任何社交生活的卡尔文将全部情感需求都压在鲁比一人身上,令后者逐渐难以承受。如果将鲁比视为卡尔文被自己封印的另一部分自我,显然卡尔文无法直视组成完整自我的关键部分;而如果将鲁比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卡尔文同样尚未学会与亲人之外的人亲密相处,他会将自己的情感需要凌驾于鲁比之上,在后者无法配合自己时打破誓言,重新打开潘多拉的打字机,续写鲁比的故事。
然而无论以何种初衷续写故事,卡尔文都无法找回当初那个梦中的姑娘,鲁比或是无时无刻粘住他,或是持续进入狂喜状态,或是在经历情绪层面的过山车之后,彻底迷失自我。当卡尔文的改动不再符合鲁比最初的人格设定后,两人也随之双双陷入困局。百分百女孩彻底失去自信和魅力,天才作家的生花妙笔也变得愈发残忍。在卡尔文一句紧似一句的描述中,鲁比逐渐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最终在高喊“你是个天才”数十次之后,倒在地上。

Genius

鲁比·斯帕克斯:“了解我之后,你会失望吗?”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为什么这么说?”
鲁比·斯帕克斯:“我简直糟透了。”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v2-e0655b68f28f5cfc38a3528a0fbb7915_720w.jpg
卡尔文最不喜欢的“天才”二字,恰恰是他的阿克琉斯之踵。他以文字化为现实的另一半,与其说是他的梦中情人,不如说是被“天才”这一名头压抑至今的各种正常情感诉求。年少成名,让卡尔文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除家人之外,他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他自视甚高,却又隐约怀疑这种名气与自己真正的能力不成正比,因此陷入某种冒名顶替综合征,于是在面对亲人对其手稿的质疑时,只能以愤怒回应。自处女作之后再无长篇问世,足以说明他已经被“天才”二字绑架,再也无法进行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创作。
受此影响的不仅是他的事业,还有他的个人生活,他总担心女生爱的并非他自己,而是他的才华。但由于这份才华源自他的作品,以及他人对他作品的认可(尤其是其导师的吹嘘),因此这份认同也便如同空中楼阁一般,随时面临崩塌的危险。卡尔文对鲁比的爱,代表着他并不满于现状,想要摆脱名声的束缚,寻回属于自己的人类情感,但当他面对真实的情感生活,面对自己的种种不完美和缺陷时,他害怕了。对鲁比的种种改写,一一投射出他对自己的期待,他希望鲁比离不开自己,或许代表着他不希望向外人开启自己的内心;他希望鲁比一直开心,或许代表着他不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痛苦;他希望鲁比能够做回自己,或许也代表着他终于意识到虚假的欢乐只会令人更为绝望。

鲁比·斯帕克斯:“你无法决定我怎么做。”
卡尔文·韦尔-菲尔茨:“想赌赌看吗?”

v2-75a1d55158962350bef38d4698e96037_720w.jpg
直至最后,他终于写下自己内心深处的终极愿望,以及终极恐惧:“你是个天才。”这句话一直折磨着他,让他的心理渐渐扭曲,最终不惜牺牲他人的自由意志,以及自己的真实情感,也要坚守这份最后的“自我”认同。似乎只要保住“天才”之名,一切其他问题都会随之迎刃而解。
也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已经沦为一个何等糟糕之人。
令卡尔文陷入如此境地的,固然有他导师的吹嘘作祟,归根结底仍在于他亲手割断了与他人的一切连接。除哥哥外,几乎没人能够走入他的内心,即便自己的母亲,也在另觅爱人之后被他隔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这份虚名成为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但个人生活的匮乏和社会关系的断裂,导致他失去与他人相处的一切机会,自身的创作也必然会如无源之水一般最终干涸。

Relationship

“古灵精怪的女人会因她们的问题而更有魅力,但这种人并不是真的。”——哈里·韦尔-菲尔茨

v2-9800a92f72ac1983764258a02384a6a6_720w.jpg
鲁比究竟是加尔文被压抑许久的自我,抑或一个获得真实生命的虚构人物?故事并没有给出定论,正如哈里和卡尔文对话时说到的,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魔法,试图去解释魔法的工作原理注定是徒劳的。故事的重心恰恰在于如何透过魔法,去思考身处其中的人类。真正遇到一个所爱的人之前,每个人或许都在心中创建过一个完美的虚构形象,甚至遇到某个人之后,这个形象也可能与现实中人存在一定重合。但随着两人关系不断深化,两者之间的差异终究会越来越明显。是否接受现实中人的不完美,或许也将决定这段感情的最终命运。
哈里对卡尔文初版手稿的评价,其实早已预言了之后卡尔文与鲁比的关系变化。现实中的你我或许并不具备卡尔文的作者魔力,能够任意改变另一半的行为举止,却同样拥有影响对方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的能力。卡尔文对鲁比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对现实生活中无数人所作所为不算过分夸张的再现。真正拥有这种能力时,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卡尔文一样悬崖勒马,不去滥用亲密关系中对方赋予自己的权力。

“我并没有写关于你的事。我写出了你。你是我编造出来的。”——卡尔文·韦尔-菲尔茨

v2-6b5b565c100356a5705f7b4486160c3d_720w.jpg
卡尔文真的编造出来了鲁比吗?或许如此。但进入现实生活后,鲁比却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意志。通过全新的生活,她开始重塑自我。卡尔文或许决定了她之前的一切,却无法决定她之后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然而在卡尔文眼中,这与写作时笔下人物失控无异。但真正的创作,真正成功的虚构角色,往往拥有属于自己的命运走向,不完全为作者所掌控。换言之,作者不过是容器,早已无法掌控角色的命运。但能够放下掌控一切的执念,尊重自己笔下角色的命运,或许才是一位真正优秀的作者独有的能力。卡尔文最终的顿悟,与身为作者的顿悟遥相应和:自愿放手让鲁比离去之后,他也终于重新找回写作的动力,成功写出第二部长篇小说。
至此,故事终于告一段落,然而一切并未尘埃落定。卡尔文偶然遇到一个长相酷似鲁比的女孩,她正在读的正是卡尔文的小说《女朋友》。这个女孩是否同样源自卡尔文的小说,抑或是真实存在的人?两人是否会重复过往的一切,再次走入轮回?卡尔文似乎并不在意,他已经学会放手,不再被自己的执念所困。
或许这一次,结果会有所不同?

Epilogue

“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这却是关于我挚爱之人的真实故事。我不愿她读到后责备我,因此隐去了她的出身,以及任何足以识别的伤痕和胎记。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禁为她写下这本书,只想告诉她,‘很抱歉我曾经写下改变你的词句,真的非常抱歉。你在身边的时候,我对你视若无睹,如今你已离开,我眼中却时时刻刻都能看到你。’或许你读到这本书时,会认为这是魔法,但爱上一个人,与魔法无异,写作同样如此。《麦田的守望者》中曾经写道,‘小说的惊人奇迹再次发生:从墨水、纸张和想象中,诞生出一个真实的人。’我并非J. D. 塞林格,但亲眼见证了这个惊人的奇迹。任何作者都可以作证:在至幸至喜之时,花非生于妙笔,仅仅是借道而行。她来见我时,本就完整,曾与她携手同行,已是万幸。”——卡尔文·韦尔-菲尔茨

v2-1b1e05503f56d73731ecd9b41274aa79_720w.jpg
《恋恋书中人》或许是通过男主角卡尔文的视角展开叙事,剧本却出自女主角鲁比·斯帕克斯的扮演者佐伊·卡赞之手。在她笔下,女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男性注视之下,然而这种注视却又与男性对女性的“视若无睹”并行不悖,鲁比·斯帕克斯则是对这种现状的最佳诠释。她诞生于男性的幻想,依从男性的一切意念而改变自己。即便如此,卡尔文也未能从支配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任何幸福,他终究无法做到自欺欺人。爱情与服从,始终是两种互斥的概念,无法混为一谈。缺乏自由意志的爱情,始终不值分文。
在爱神阿芙洛狄忒帮助下,皮格马利翁创作的象牙雕像伽拉忒亚终于获得生命。但伽拉忒亚是否一定会爱上皮格马利翁呢?获得生命之后,她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神话从未从她的视角出发思考过这个问题。然而不论男女,我们都曾经是父母的造物,从诞生至拥有自我意志,同样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然而真正长大成人,并不以拥有自我意志为止。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破除自我之执,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或许这才是人世间,真正的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hangbanzu.xyz

GMT+8, 2025-5-11 06:23 , Processed in 0.0594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