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3|回复: 0

In Hell With Ice Blade

[复制链接]

562

主题

720

帖子

23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88
发表于 2021-8-17 22: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iraishin

Prologue

e9e539d4e9941fdbde51f7ced83f1a02_720w.jpg
《地雷震》(Jiraishin)在美国出版时,名字曾被重译为《冰刃》(Ice Blade),这个重译固然相比Jiraishin这个对美国人而言不知所谓的单词亲切许多,更重要的是,它精确地传递出了原作的精髓:便衣警探饭田响也(Kyoya Ida)便如同一把冰刃,在办案过程中冷酷无情,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罪犯绳之以法。《地雷震》是作者高桥努(Tsutomu Takahashi)踏入漫画界的处女作,也是令其名声大噪的成功作品。但若细细品读,同样可以在其中领略到作者自画风、叙事等诸多方面的进化历程。《地雷震》最初的几卷作品有着独立短篇作品的即视感,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关联,对警局同侪的描绘也大多是为了烘托主角而做,不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对白撰写,仍是略感生硬。但整部作品的基调已经于这几部短篇中得到了确定,高桥努笔下那纤细精致的人物形象与粗粝冷漠的世态人情之间惊人的反差,将人性的残酷熔铸其中,于一个个或长或短的故事中,展示着人类黑暗一面的极致。

e9c83cc47ce6ef4c46bb308e1ed63fc0_720w.jpg
《地雷震》讲述了新宿警署的一名便衣警探饭田响也的办案经历,与两任搭档八卷刚志(Tsuyoshi Yamaki)、相沢江理子(Eriko Aizawa)以及上司成田(Director Narita)一起,响也用他那把格洛克17型手枪(Glock 17)解决了无数案件。其间既有跨国犯罪,也有警察内部案件,虽然有着敏捷的思辨与强大的推理能力,这部作品的核心却并不在推理,而在于对案件背后的人性进行剖析。与复杂的人性相对的,却是案件解决方式惊人的简单,几乎全部案件都以响也的格洛克手枪作为结束。毫不迟疑地击杀罪犯,是响也处理问题的最常见方式,这看似冷血的处置手段,却往往最为直接有效。这也正如他的人生一般,面对复杂的人生,他选择了以不变应万变。抛开匡扶正义这些花哨的大词不提,对响也而言,做一名警察,便是他人生的全部。

Apparent Brutality

773b3eb92ebe65119a72f363cb7ed0e5_720w.jpg
也许对于饭田响也这个人物而言,最大的特点,便是击杀罪犯时的毫不犹疑吧。与一般探案类漫画啰里八嗦、如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的揭露真相过程不同,《地雷震》中鲜有过于复杂的侦探游戏,高桥努的叙事核心在于对罪犯心理状态的展示,所构建的案件也聚焦于人性本身的博弈。在处理响也这个人物时,则刻意对案件本身做了迥然相异的处理。在最终对决前,读者往往已经完全了解了罪犯的犯罪动机,甚至会对这个罪犯生出些许的同情,但这同情并不能阻碍响也扣动扳机。他几乎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将罪犯击毙,纵使其手中持有人质也在所不惜。从一名警察的职业道德来看,这种做法毫无疑问远悖现实,但也许只有这戛然而止的一声急促的枪响,才能将读者自混沌的道德思辨拉回现实。

a9957aa226627c481bd1560d8f185697_720w.jpg
快枪手行为模式下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不论行凶的动机或出发点是什么,在作案的同时,罪犯们便已经选择了放弃常规的生活模式与自身的权利。响也的这一枪,与其说是昭示了社会的正义,倒不如说是终结了罪犯的痛苦。每一个犯下罪行的罪犯们几乎都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行凶并没有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难题,反而将其转化成了更加沉重的镣铐。在看似简单的警匪对峙后面,是一种类似宗教般的救赎,而响也的那把枪,既是耶稣的十字架,也是解开这镣铐的的唯一一把钥匙。

False Apathy

64dd0297d3137504d90b4d7cc2832c7f_720w.jpg
对《地雷震》中叙述的大多数案件而言,响也都是一个旁观者,他冷眼观看、冷静推理、最终冷血地击杀罪犯。你几乎无法看到他的任何情感外露。即使是在开篇的第一个故事,面对那个为他所救,又因他那放弃私人生活的态度而走上绝路的女子,他也没有一丝怜惜和愧疚。遭到八卷质问是否利用这女子来探查线索时,他也毫不在意遭到误解。将解决案件放到首位后,响也的生活变得异常纯粹。他能够跳出情感的羁绊,更加精确地理解案件;也能够摒除一切优柔寡断,在最优时机拔枪解决问题。然而在这份冷血背后,是否全无怜悯呢?在上司成田即将嫁女之际,敏锐的观察力让他得以注意到成田之女未婚夫身份信息里透露的蛛丝马迹,最终在婚礼之前顺藤摸瓜将这名泄露客户信息导致多起命案的嫌犯逮捕归案。他的冷血无情搅黄了这场婚礼,却避免了一场建立在谎言之上的结合。至此,你还能毫不迟疑地称其冷血吗?

faff928d388638a3195fdecc70fad087_720w.jpg
总有一条线是不能跨越的,也总有些人,愿意以自己的生活为代价,守卫这条线。只是守卫的代价,往往让人难以承受。八卷和成田都在办案过程中受袭牺牲,响也自己也几乎在每一次办案中,都要面临生死危机。看似冷血的他,若是没有坚定的意志,又如何能够坚持下来呢?响也的冷血与罪犯的冷血相映成趣,一边是干净利落的射杀,一边是残忍无情的谋害。也许响也之所以会变得如此,正是应了那句话:要想击败一个人,务须变成那个人。只有变得与这些罪犯一样冷血、像他们一样思考,响也才得以与他们进行对抗。

7dd31d014c9aac4c8359019ba0c5ac22_720w.jpg
只是,他们终究是不同的人,纵然能够永远保持冷静,响也自己终究并非一名罪犯。在这与自我放逐毫无二致的生活中,他所追寻的,是否不过那一声枪响后的解脱呢?读着读着,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忽然与死神重合。在为世人带来死亡的同时,他也同时为他们带来了内心久违的宁静。在死亡面前,众生平等,一切恩怨、罪孽都在枪声响起的那刻一笔勾销。冷血、但却公平。

Unparallel One-shots

a83b9c9cf89a59f1152dfc96e00d0e96_720w.jpg
读《地雷震》就像在读一本短篇小说集,虽然偶尔有分为数段的中篇故事,但绝大部分故事仍为短篇体例。贯穿这些案件的是响也及其后的新宿警局,虽然在个别案件中,警探们会更深入地参与到案件中去,也会出现主要警探角色的死亡,但你很难看到一以贯之的故事线,或是足够清晰的主题,这也成了《地雷震》受到诟病的一个主要部分。但恰恰是这份游离在主流漫画构架之外的叙事模式,给了《地雷震》的叙事最大的自由。跳出了主线叙事推进的束缚、辅以一个永远处于旁观者身份的饭田响也,高桥努得以在相对静止的时空中自各个角度去探索人性的黑暗面。扭曲的爱情、暴走的群体意识、被掩埋的真相,一个个不同的主题纷至沓来,挑战着你的神经,高桥努笔下的新宿几乎成了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罪犯死斗的修罗场。

c617a21cbcd9b3c38c5acc5e6fecaf2f_720w.jpg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整部漫画的写实风格。高桥努所坚持的简约画风与其内容层面对都市生活的白描同样来自对你我所处真实世界的关照。这种画风很难用写实二字来概括,但又并非写意,他笔下的这种写实并不是对生活场景与人物极尽细致的还原,而是对生活状态与心理波动的复刻。在阅读时,你也许不会对新宿形成一个太过直观的印象,但毫无疑问会切身地体会到生活于其间的那种感受。在现实题材中开掘出非现实题材都无法展现的人性之恶,也许便是《地雷震》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所在吧。

Epilogue

dce688bff670c5522e8f082724e59049_720w.jpg
整部作品最触动我的,是在那一个个案件背后,冷眼旁观的饭田响也自己的生活。在开篇的第五个案件里,为了追查真凶,他以平民身份远赴德国。失去了一切后备支援的他,几乎命丧黄泉,但是凭着这一股不知源头为何的毅力,最终救出了被掳走的受害人之妹。但在这一过程中,几名为他提供帮助的德国平民遭到枪杀,其中便有对他表明爱意的一名德国妓女。抱着她渐渐冷去的身体,响也仍旧不发一言,也许对他而言,于自己感情上的沉默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冷血到毫无感情可言。只是对于死神而言,任何感情与关系,都会显得太过沉重了吧。

1921fc7e4cb884228250a7d4ee1cf0c3_720w.jpg
以《地雷震》声名鹊起之后,《士道》(Sidooh)、《铁腕女投手》(Testsuwan Girl)分别将视角落于幕府末期和二战末期,着眼点也如《地雷震》一般独特。作为刀剑格斗类漫画,《士道》对彼时诸如尊王攘夷等各种思潮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与深入探讨,《铁腕女投手》则借体育漫画的体例,展现了其处理女性题材时的独特视角。而这一切,都发轫于《地雷震》这部作品。他那绝不重复自我的创作态度、以及对短篇故事体例的探索,都让《地雷震》迥异于同时代的幻想类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hangbanzu.xyz

GMT+8, 2025-5-9 03:48 , Processed in 0.0619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