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8|回复: 0

Fly in Your Dreams

[复制链接]

562

主题

720

帖子

23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88
发表于 2021-8-17 2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stro City: Life in the Big City

Prologue


6b6c6266cc8131a2d63d8bfec9f67113_720w.jpg
相比长篇小说,我更喜欢读短篇小说集。

5f36d99c5f7e8a0b3164c245f0b8f5a8_720w.jpg
欧·亨利、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甚至海明威,不论哪一个抓出来,都有一大把有趣的小故事说给你听。相比长篇大论留给作家极为宽裕的发挥空间,短篇小说对作家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将故事条分缕析地讲清楚,往往还要在这极为有限的叙事长度内埋下惊人的转折,将浓缩至极点的情感于结尾处爆发而出。这就需要作家既要对叙事节奏有精准的把握、在极短的文字内积累足够强度的情绪,还必须能够将悬念或关键线索不露痕迹地在行文中进行预置,称其为“带着镣铐起舞”并不为过。但优秀的艺术本就源于“限制”,正如诗歌之所以被称为文学形式的桂冠,正在于其对节奏、韵律的精准把握,为文字本身加上了一层华美的镣铐,唯有最优秀的诗人,方能驾驭这层镣铐,将之化为己用,而不为其所累或迷失在音韵的迷宫之中。

c8db966bd2b17e76a1e6db50009e8874_720w.jpg
在漫画界,短篇作品亦不少见,美国大多数主流超级英雄漫画均是由一个个故事线(Story Arc)所组成的,这些故事线或长或短,其间固然有绵延数月、影响到整个漫画宇宙全部人物的“大事件”(Events),也有短小精悍的迷你系列(Mini Series),但能够算得上“短篇作品集”的却并不多。其中最为出色的或许便是四册《蝙蝠侠:黑与白》(Batman: Black & White)及《太空之城》(Astro City)这部作品了。前者完全采用了短篇小说规制,每册包含30个左右的蝙蝠侠故事,每个故事又均有不同的作者(Writer)、画师(Illustrator)及文字绘者(Letterer),整册作品便拥有了30余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叙事风格、文字风格。从头至尾读上这样一本书,你不仅能够从多个从未体验过的角度来理解蝙蝠侠这个人物,也能对其所处的哥谭市(Gotham),及生活其中的平民(Civilians)、反派(Villains)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9bff7fb19323727dac2ec7163fb4ad92_720w.jpg
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与传统漫画构造相异的单体项目,并非漫画界的常态,若要在长期出版的作品系列中寻找一部采用短篇小说规制的作品,便不得不提到《太空之城》(Astro City)这部作品。不论DC漫画(DC Comics)还是惊奇漫画(Marvel Comics),大部分超级英雄漫画都是以作品中的主角(Protagonist)为名进行创作的,而《太空之城》却是个例外。”太空之城“这座城市本来叫做罗米弗斯(Romeyn Falls),在二战后整个城市为一位名叫“宇航员”(Astro-Naut)的超级英雄献出生命予以拯救而得以免于毁灭。故而在重建过程中,这座城市便被重命名为“太空之城”以纪念这位英雄。

Strange Routine

c9913a55e0f867e5aa113d16ef28c2e5_720w.jpg
以城市名为整部漫画命名不仅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意,也暗示着这部漫画与其他超级英雄漫画本质上的不同。与其将这部作品命名为超级英雄漫画,倒不如将其视为一部短篇小说集,虽然“太空之城”有着一批固定的超级英雄如撒玛利亚人(Samaritan)、胜利羽翼(Winged Victory),绞刑者(Hanged Man),以及类似DC宇宙(DC Universe)中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的荣誉守卫(Honor Guard),但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可以自称这部作品的主角。这部作品唯一的主角,如其名所示,正是这座城市本身。

3e0b0645c3ec0748c835d4aa91b6e10e_720w.jpg
翻开《太空之城:大城市中的生活》(Astro City: Life in the Big City)这本书,短短的六个故事有着六个不同的主角。有你我熟悉的足以比肩超人(Superman),忙于拯救世人而失去了自我生活的撒玛利亚人;有类似星球日报(Daily Planet)中佩里怀特(Perry White)的,因目睹荣誉守卫作战而踏上报道之途,并最终成为太空火箭(Astro Rocket)报社老板的艾略特(Elliot);有撞破“盒子中的杰克”(Jack-in-the-box)真实身份,自以为能敲诈一笔,却最终惶惶不可终日,逃离太空之城的路边混混艾森斯坦(Eisenstein);也有住在边远的“阴影丘”(Shadow Hill),每日乘车前往太空之城的上班族马尔塔(Marta);当然还少不了为强手杰克(Cracker Jack)救出火海的外星侵略者;以及在辛劳的英雄工作中抽出一晚,享受与撒玛利亚人约会的胜利羽翼。

4e8fd35e6d8674866d72630e8202f9c7_720w.jpg
不论是英雄、市民还是反派,这些主角都是这座城市的组成部分,对他们经历的描绘,其实就是在一砖一瓦地构建这座城市的肌理与血脉。《太空之城》这部作品最为精彩的创意,便在于将超级英雄的生活融入你我的世界,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去探讨当这些半神真的生活在你我周围时,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换言之,在跳出了以往超级英雄漫画偏向于叙说“传奇”的思维后,《太空之城》开始转向描绘超级英雄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每天都做些什么?如何在保卫这座城市的同时,保住自己的隐秘身份(Secret Identity)不被揭穿?他们的个性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走上这条英雄之路的?他们的爱情又是怎样的?当我们将超级英雄置入日常生活的语境中,诸如此类的问题纷至沓来,在以往的超级英雄漫画中,凡此种种,大多是略过不表的对象,但在《太空之城》这部作品中,这些看似毫无意味的细节,却成就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Perspectives

f2fd54890f6b029c867cb1e4b5a3c841_720w.jpg
从多样化的视角出发背后,暗藏着对以往超级英雄漫画中惯常使用的上帝视角的刻意摒弃,当我们能够从每一个个体日常生活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时,最为新奇的发现便是:也许恶棍、平民、超级英雄,这些不同身份的背后,并没有那么巨大的差异。撒玛利亚人或是胜利羽翼也会为性别歧视问题闹到不欢而散;混混艾森斯坦的白日梦里面也有着不少冷静清晰的逻辑判断;马尔塔在一场危机之后明白了不论生活在阴影丘还是太空之城,她要面对的并不是父母的逼婚或郊区女子与大城市白领之间的身份错位,而是她对自己的认知与自信;而超级英雄也并不都如撒玛利亚人那样正直无私,也会有如强手杰克这样好大喜功,喜欢冒领功劳的热血小伙;即使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记者艾略特,也会有一路努力追寻梦想,最终成为报社主编的一天。

42f55aab666e1b3b4e955666fa1d0d5b_720w.jpg
在抛下叙说传奇的重担之后,每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得以坦承自己在每日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这里再不必有悬念丛生、让人紧张到喘不过气的连环谜题;或如小丑(The Joker)般残忍至极的精神系恶棍;甚至超级英雄漫画中那隔段时间就会上演的大型事件也在此缺位。然而整部《太空之城》所探讨的问题,却并未因此而失去其重量。当视角由上帝降至与你我平齐之后,每一个角色被叙事所压抑的自我随之迸发而出。超级英雄、平民、恶棍的心理世界第一次得以被放到聚光灯下,细细审视,更为可贵的是,其间的心理变化并不依赖于极端情况的发生,而是重点展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所思所想,这就更进一步地贴近了你我。

cb0fff89a3a36af8953791f2ae6e5f2f_720w.jpg
举其间最为精彩的一部《一点知识》(A Little Knowledge)为例,艾森斯坦这名街头混混在逃离作案现场时,不经意发现了盒子中的杰克脱下面具之后的样貌。心中暗付有利可图的他徘徊在这一街区,终于撞见了以日常状态出现的杰克,并查到了他的真实身份:扎克力·约翰逊(Zachary Johnson)。但这“一点知识”却让他陷入了更大的麻烦,不仅接下来的几次犯案均被杰克撞破,艾森斯坦也发现不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这个信息贩卖出去,最终只得在故事的最后选择坐车离开这个让他再也无法安心生活的城市。

8b56c879695f4b748f30bcc519d546d3_720w.jpg
超级英雄的隐藏身份一直是这类漫画中最弱的一环,超人摘下眼镜换上制服,路易斯·兰恩(Lois Lane)便认不得他了,这鬼话不论怎么讲都很难让人信服。而如蝙蝠侠一般每夜出没于哥谭市行侠仗义,要如何保证同时以韦恩少爷(Master Wayne)的身份出现在社交场合,也是大多数蝙蝠侠漫画都予以轻描淡写的部分。毕竟对那些注重述说传奇的故事而言,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问题。但正是这些细节,严重地损害了超级英雄漫画作为故事而言的可信度,由此而来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则是:传奇式叙事对角色的刻画存在天然的限制。诚然,激烈的战斗与严峻的抉择,是塑造一名英雄人物性格及形象的最佳土壤,但利弊总是相伴而生,一旦我们的英雄人物永远在处理世界末日级别的危机时,他距离每一名读者的距离,便自然而然地被拉到了无限远。《太空之城》正是抓住了这部分叙事空间,以短篇小说式的形式,对超级英雄漫画的体裁和题材两方面进行了特色鲜明的探索。

Little Story, Big City

013822a0143b780d156e100cb2663ef3_720w.jpg
《太空之城》并不只有短篇作品,后期也有过《黑暗年代》(Dark Age)这样连载长达五年的故事线,但为其获得最多赞誉的,仍然是其卓尔不群的短篇作品。前已述及,《太空之城》系列的主角,是这座城市,能够将这些短篇作品进行统领的核心线索,也正是这座城市。作者库尔特·布系克(Kurt Busiek)、画师布伦特·安德森(Brent Anderson)和封面绘者亚历克斯·罗斯(Alex Ross)为了构建这座城市,花费了极大的心力。太空之城不仅本身便得名自一位超级英雄,城市中的各个地点,也大多以漫画业过去的知名从业者为名。在一部部短篇作品中,太空之城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标志性建筑一一现身,如果想要将太空之城的故事改编成一部游戏,关卡设计师可能要幸福地晕过去了,因为三位作者不仅为这座城市拟定了详细的地形区域图、还绘制了完整的地平线状貌,甚至连太空城银行(Astro Bank)顶部的火箭标志都绘制出了立体结构图。自创作之初,在作者心中的所谋划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座城市、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以及他们或平平常常、或惊心动魄的每一天。

7d81092aa5dbec639d71ec16c2782832_720w.jpg
没错,如果《太空之城》仅仅是短篇故事的合集,这部作品的味道便会大减。《蝙蝠侠:黑与白》虽好,风格各异的各篇之间却并没有任何逻辑顺序,每个作者笔下的蝙蝠侠各有性格,但整部作品缺乏统一的语境,丰富自然丰富,却难成体系,终归是单打独斗。在读完全篇之后,读者心中会有无数个蝙蝠侠、无数个哥谭市。《太空之城》则不然,虽然各篇故事的主题、角度各异,却都是整个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塑造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贡献了一份力量。在读完这六篇故事中,读者心中形成的是唯一一座太空之城,而且这城市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由一个个人物、一起起事件所构成的。这也便是以城为题的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形成自洽结构的根本原因所在。

dec67728f7fd68a0353b986ef4f2b475_720w.jpg
在DC新52系列(New 52)最新的《第零年》(Zero Year)中,作者斯考特·辛德(Scott Synder)同样将视角放到了对哥谭市本身的描绘上。通过“秘密之城”(Secret City)、“黑暗之城”(Dark City)、“野蛮城市”(Savage City)三部曲,辛德所试图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塑造的,正是以往蝙蝠侠漫画中只作为背景存在的哥谭市。在韦恩不顾死亡威胁面向民众所说的一段话中,我们可以读到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我们来到这里,来到哥谭市,是因为它能够改变我们。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座城市,它则以那双从不眨的石眼俯视着我们-这双眼看透了我们的所有缺陷,我们所畏惧的一切都是真的-它对我们说:‘尝试吧,我谅你不敢’。”在韦恩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说中,哥谭市第一次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也第一次形成了自己的性格:为在心底相信着美国梦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你自己,除非你能成为蝙蝠侠。”

33556a5752f7f2e4d9f8226004c4d572_720w.jpg
而这一灵感与《太空之城》的主题,又是何其相似呢?

Epilogue

6f58b97af4fdd37e73e2bac95f1a680c_720w.jpg
最初由印象漫画(Image Comics)出品,随后由致敬漫画(Homage Comics)发行的本系列,终于在2013年为眩晕漫画(Vertigo Comics)纳入旗下。随着新作的推出,太空之城的故事也在继续着,但其叙事基调,已经在第一篇故事中确立。读着《太空之城》的第一篇故事,超级英雄撒玛利亚人一天的生活,他的梦境总让我不禁想起超级英雄的缘起:人类那对于飞翔的梦想。虽然我们现在拥有了各式各样的飞机,但自由自在地于空中飞舞,至今仍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梦。超级英雄代表了我们对突破自身能力界限的渴望,但在创作超级英雄漫画时,却往往在追逐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中,失去了其与读者本身的关联。《太空之城》的创作初衷,更像是试图通过构建一个由超级英雄与凡人共存的城市,弥合两者之间越来越深的裂痕。通过短篇作品集的形式,三位主创结合形散而神不散的架构,将一个个从未在超级英雄漫画中被认真提上台面的问题以精彩的故事做出细致的解答,并通过多样化的视角转换,构建出了一个漫画界前所未见的太空之城。

f619e10ef7d101dae7695b4ecef5c539_720w.jpg
在这一模式下,《太空之城》还在不经意间规避了一个困扰漫画界多年的问题:新读者初入坑时,面对已经太过丰富的漫画世界,往往难以避免的了无头绪和茫然无措。人物系列、大事件、平行世界,这些看似精妙的设定将整个漫画宇宙的构造变得极为复杂,每一句台词都指向了过去另一系列之中发生的事件。老读者对这种引用自然心领神会,新读者却只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太空之城》则不然,短篇故事集的结构让任何一位读者都可以随时跳入这一系列进行阅读,而不会感到被这个世界所排斥。

a9435e213521d1fd0a6a60919c506b1a_720w.jpg
若是你被新52的世界搞到头大,不如跳进这座“太空之城”中,感受一下这一个个精心讲述的小故事,与故事背后那些超级英雄、普通人、恶棍们心中,与你我相似的生活烦恼。唯愿你在梦中,也能如撒玛利亚人般,随风自由飞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hangbanzu.xyz

GMT+8, 2025-5-9 03:48 , Processed in 0.0631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