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9|回复: 0

Redesign The Dark Knight

[复制链接]

562

主题

720

帖子

23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88
发表于 2021-8-17 22: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atman: Year One


Prologue

7134b220f5bbcfe76340e8590610499a_720w.jpg
如果说对《蝙蝠侠》(Batman)这个系列而言,有哪部漫画作品的重要程度能够超过《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s)的话,便只有同样出自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的《蝙蝠侠:第一年》(Batman: Year One)了。在蝙蝠侠系列的历史上,描绘这个人物起源的作品非常多,最近出版的《蝙蝠侠:第零年》(Batman: Zero Year)便是最新的一次尝试,但像《第一年》这样成功的作品,却并不多见。《第一年》采用了双线叙事,将视角集中在布鲁斯·韦恩(Bruce Wayne)和詹姆斯·戈登(James Gordon)两人身上,以哥谭市警局及政界的腐败与黑帮的兴盛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在蝙蝠侠系列中少有的,不以拥有超能力或精神疾病的恶棍为反派的故事。

之所以在这个故事中看不到小丑(The Joker)、企鹅(The Penguin)、双面人(Two Face)、谜语人(The Riddler)等等超级恶棍,其实是与整个故事力图创造的真实氛围及其所想要处理的主题息息相关。与缺乏超级恶棍相应的,是这个故事中尚显稚嫩的超级英雄,和那站在黑帮一边,随时想要除掉超级英雄的哥谭警局。这一次,蝙蝠侠要对付的,并不是一个恶棍,而是一整套腐败的体系。它们会围剿他、攻击他、不惜一切代价除掉他,而他却孤立无援。
这也是为什么,蝙蝠侠需要戈登。

Good Cop, Bad Cop & Badass Cop

04500632767e4db4bebfb0644d3e487c_720w.jpg
故事的叙述从布鲁斯·韦恩与詹姆斯·戈登抵达哥谭市开始,两人不同的交通方式,为他们带来了对这座城市的不同感受。自空中搭乘飞机而来的布鲁斯看到的,是这个城市的辉煌灿烂;而自地面从芝加哥搭乘火车而来的戈登所看到的,则是这座城市的腐败不堪。整个哥谭警界在基里安·勒布局长(Commissioner Gillian Leob)的领导下,与卡迈·法尔科尼统率的(Carmine Falcone)黑帮沆瀣一气、为虎作伥。

65bdddd59115508f2e2616aa9cd73e1f_720w.jpg
戈登却并不买账,他仍保有作为一个警察最根本的良知,数次公开抵抗勒布的决定。在被阿诺德·弗拉斯(Arnold John Flass)警探伏击警告过一次后,为了保护怀孕的妻子芭芭拉(Barbara),戈登找准机会还以颜色,让弗拉斯再也不敢触犯自己的家人。

其实《第一年》的真正主角并不是蝙蝠侠,而是戈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力求贴近现实的作品中,戈登这个角色要远比蝙蝠侠更为贴近他所处的环境。蝙蝠侠虽然要面临体系对其的围攻,却始终是体系之外的一员,可以随时逃回自己的蝙蝠洞做回自己身价亿万的公子哥;戈登却体系之内的一名反抗者,他所对抗的,是他的同事、上级,以及与上级狼狈为奸的黑帮。再加上要照顾有孕在身的妻子,坦白与警探莎拉·艾森(Sarah Essen)暗生的情愫,并离她而去,在整个故事中,他所需要的勇气、面临的挑战,甚至远超蝙蝠侠。

2b13b30151e96aa924ff20e0e455d494_720w.jpg
在此作以前和以后,对戈登的描绘均大多落在了好莱坞叙事固有的警察形象之中:正义的警探,却缺乏对抗反派的能力,每次都在主角解决战斗之后赶到收拾残局,虽然是个故事的发展必不可少的配角,却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米勒第一次赋予了这个角色以灵魂,戈登所面临的事业、家庭、情感危机,无一不是你我这些平凡人类都可能会经历的难关。看着他靠着自己的真诚与勇敢将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第一次为这个系列注入了一些在超级英雄漫画旧有模式之外的活力:真实。

Rookie Vigilante

dbf71021ff48ac6e9ad5b5e920e35ee8_720w.jpg

而真实,也是蝙蝠侠所要面临的挑战。

0f556865df28a38d1c3e45a49d6d45b5_720w.jpg
与以往蝙蝠侠系列漫画所描绘的那个拥有高超侦探技术、格斗能力、科技装备的蝙蝠侠相比,在《第一年》的开始,布鲁斯·韦恩甚至连一身像样的行头都没有,仅仅稍做易容便走上了哥谭市最为混乱的东区(East End),在一场为妓女出头引发的短促战斗后,他便被两名赶到的警察不分青红皂白射伤,仅在促成一场车祸后,方才勉强逃离。经历此役后,布鲁斯终于在蝙蝠的启示下,明白了在与罪恶对抗时,最有力的武器莫过于恐惧。只有当自己化身为一个符号后,才能将犯罪者的恐惧转变为自己的优势。在废弃大楼内与布兰登(Branden)领导的特种部队(S.W.A.T.: 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 Team)对决时,他没有盟友、没有救兵、连至关重要的腰带也因着火而不得不扔掉,面对一心干掉自己的警察,他所能依赖的,只有自己,和以鞋底的声纳装置,自蝙蝠洞引来的大批蝙蝠群。

6de93257c8616aa5879f482c310b4e84_720w.jpg
蝙蝠侠最初的几次出击,几乎次次都是堪堪成功,米勒对这个时期蝙蝠侠的描绘,去除了大量已经在读者脑海中成型的固有观念,将这个人物回归至他的原点:一个因目睹父母被枪杀于自己面前,决意将此生献给击打犯罪的孩子。此时的他,虽然拥有了必要的战斗技能与身体素质,却并不具备战斗的经验与知识储备。他需要经历更多的战斗,才能成长为你我所熟悉的那个战无不胜的蝙蝠侠。为了将蝙蝠侠还原到一个普通人,米勒不仅让他在战斗中对自己的行动进行了不少评论,还在首尾的两次出击中,均放弃了蝙蝠装,让他以便装出征。在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一次次浑身是伤地死里逃生,感受到他的迷惑、鲁莽、绝望、不屈,听到这个初出茅庐的义警面对这个黑暗社会所发出的宣言。

b14958aff136362fcbc5faeafd5deaab_720w.jpg
他是蝙蝠侠,但他首先是布鲁斯·韦恩。

b4d1228ff89d52f55c9c3424c014023e_720w.jpg
透过这层真实的滤镜,米勒将环绕在整个蝙蝠侠系列漫画上的卡通感一举清空。自此作始,更为真实的人物设定开始占据主流,其后出现了大量继承《第一年》衣钵的作品。不论是《漫长的万圣节》(The Long Halloweenn)还是《黑暗胜利》(Dark Victory),都是在《第一年》所确立的风格之下进行的探索。

Partners in Progress

3e47a1a9e863b8678532a155452c6e83_720w.jpg
《第一年》的另一项努力,则是重新确立蝙蝠侠与戈登局长的关系。

作为《蝙蝠侠》系列最初的两名人物之一,戈登在系列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关于两者的关系,却总在一种相对已经确定的稳固状态,甚少出现变化(在最新出版的《永恒》(Batman: Eternal)中有一些新的探索)。为什么蝙蝠侠需要戈登,是在面对这一早已确立的关系时,我们必须质问的一个问题。这个人物存在的必要性,在《第一年》中,得到了崭新的挖掘与阐释。虽然拥有资金雄厚的韦恩集团作为后备,在偏向真实风格的设定中,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面对整个体系时,能力仍然捉襟见肘,正如在面对全部警力的搜查时,蝙蝠侠几乎完全没有胜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在与小丑等恶棍作战的同时,还要同时面对警方的围捕,下场大约便是《黑暗骑士归来》中的老骑士那样狼狈吧。或许彼时身经百战的蝙蝠侠可以在罗宾(Robin)的帮助下成功应对,但对此时的新手布鲁斯而言,这仍是一个过于严峻的挑战。

cf344067c4bcdd86eb5d1546195afe8d_720w.jpg
抛开设定不谈,戈登与布鲁斯两个人的关系,也是这部漫画所着重描绘的部分。戈登对蝙蝠侠的态度是依从他的行为而变化的,在看到他几次不顾自身安危救助危难之中的市民后,戈登已跳出一般警察的视野局限,不再将其视为罪犯;而布鲁斯也将戈登视为从内部改变警察体系的希望,竭尽全力保护他的生活不被这一体系所摧毁,甚至不惜生命来拯救他的儿子。两人的友情以对腐败警界的同仇敌忾为起点,在这一场共同进退的救援之战中得到了升华。自今往后,对彼此而言,他们便成了最为重要的盟友。

回到人物本身,布鲁斯与戈登的设定也彰显了米勒的处理的精妙。戈登年纪较长、已婚、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第一次成为父亲;布鲁斯年轻、未婚,将自己的生活献给打击犯罪。戈登在体系中,反抗着体系;布鲁斯在体系外,同样在与体系作战。两者相同的是,为了普通人的安危,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戈登在诸多层面,就像是布鲁斯的兄长一般,两个灵魂的碰撞,给这个病入膏肓的城市带来了一丝希望。

Epilogue

ba4a953d39bed18cd7a55c4088c765ae_720w.jpg
与前期卡通化的风格及以后或超现实或勾勒出过多细节的画风相异,《第一年》的画风极为朴素写实,人物线条也非常简练,原版配色相对简单,典藏版中才调整地鲜艳了一些。这一画风在整部作品的叙事基调下,为读者带来了更为可信的美术表现。

而《第一年》对于系列的重要性,并不仅仅限于开创了属于本漫画系列的写实风格,还体现在对后续作品的实际影响上:不论是电影领域的《蝙蝠侠:永远》还是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侠》三部曲,甚至游戏领域的《阿卡姆》(Batman Arkham Trilogy)三部曲,都在各个层面大量借鉴了《第一年》的风格,有些作品甚至照搬了其中的部分桥段。究其原因,《第一年》的写实风格让米勒得以将诸多涉及蝙蝠侠这个人物的核心矛盾展现出来。其他作品在处理相同的问题时,便很难绕过这部作品而不做涉猎;在《第一年》的处理太过精彩,无法超越的前提下,反倒不如致敬来的方便。

a85b9426c322defd516d877d1c0717b3_720w.jpg
整部作品中最让我动容的一格,是立于大桥之下泥泞中的戈登对布鲁斯说的一段话:“你知道,我不戴眼镜的时候,就像个瞎子。我听到了警笛,你最好还是走吧。”在这看似短短的两句话中,不仅容纳了戈登对布鲁斯的全部感激,也确立了这名警官与这名义警之间长达一生的友谊。

FOX的新剧《哥谭》(Gotham)九月底就要上映了,其中又将如何展现这段友情呢,我非常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hangbanzu.xyz

GMT+8, 2025-5-9 01:36 , Processed in 0.07383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